兒子練琴一向要求保有自由時間. 以前彈電子琴, 他會嘗試特效鍵, 然後聽著各色變音開懷大笑. 現在買了鋼琴, 他會把媽媽請出房間, 接著小手一陣乒乒乓乓亂彈. 沒想到, 這個自由亂彈時間, 還真的產出結果. 以下是兒子花兩個禮拜做的短曲:

 

這首曲子採用 ABA 結構.

第一個 A 段是原創. 據兒子回想, 主旋律並非憑空跳進腦裡, 而是在鍵盤上一次次的實驗, 調整到他自己喜歡的程度為止. 還好老婆有錄影的習慣, 我才能回頭拼湊這個過程: 從升 Key, 加減速, 短促跳音, 到用踏板, 這小子真有套用目前鋼琴課學過的招數.

 

做完 A 段主旋律, 兒子說他腦力耗盡, 想不出 B 段. 剛好最近在聽的 Burgmuller's Arabesque 也是 A Minor 曲調, 他就套用了其中一小段, 然後隨興發揮. 因為是即興演奏, 所以每次都不太一樣. 他曾經偷懶想把 A, B 段彈成一個速度, 可是我和老婆都喜歡 B 段慢下來的感覺 - 這裡是整個過程中我們唯一給意見的地方.

第二個 A 段原本是 100% 重複. 直到 7/8 錄製最終版前, 兒子突然決定大幅簡化. 我個人很喜歡這個變動, 有時候把剩下的交給聽者大腦自己去處理, 更可以製造餘音繞樑, 抑或是魔音穿腦的效果.

這首曲子名為: A Sad Song. 真不了解, 一個 8 歲小童, 能承載多少悲傷, 需要用歌曲抒發? 不過, 據我觀察, 讓他自己跳 Youtube Rabbit Hole, 最後常停在浪漫主義時期 Minor 曲目上. Minor 說不定是兒子的偏好.

最後放上一張圖: 兒子想記錄曲子, 卻發現不會填譜! 這張圖是他自己找的方法.

P_20180708_192410_vHDR_Auto.jpg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howardch9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